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6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EuFPS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对杜仲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pSH737和含有目的基因的pUC-FPS,定向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SH-FPS,将其导入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杜仲进行遗传转化,研究了卡那霉素(kanamycin,Km)浓度、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共培养时间等对杜仲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无菌苗苗龄15d的杜仲下胚轴,卡那霉素浓度50mg/L,农杆菌浓度OD600值0.3~0.6,侵染时间8min,侵染时菌体重悬液中添加50μmol/L乙酰丁香酮,共培养时间3d,抗性芽的获得率最高。对再生植株进行GUS检测发现有45%的植株呈阳性。  相似文献   
102.
用改良SDS法提取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叶片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模板、引物、Tat/DNA聚合酶和dNTPs等4因素各7个水平对栝楼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子的浓度进行优化,首次建立了栝楼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1×buffer,模板含量为50ng,引物的浓度为0.5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8U,dNTPs的浓度为200μmol/L。随机选取10条引物验证体系稳定性,并对190条ISSR引物初筛,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26条。经验证,本实验所建立的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多态性较强等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栝楼的ISSR分子生物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作物品种鉴定与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品种鉴定与遗传纯度检测是蔬菜作物种子品质检验极为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以蛋白质、D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如蛋白质与同工酶、RELP、RAPD、SSR、ISSR等分析技术应用于蔬菜种子检测的基本原理与进展。利用标记分析技术成功进行F1种子纯度检测的关键是亲本与杂交种间稳定差异位点的获得。已获得的重要园艺性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将有利于F1种子纯度鉴定。由于分子标记客观、稳定、快速、高效,这些技术将在今后种子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优势育种是蔬菜作物的一种重要育种技术。国内外利用RFLP、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研究,取得了富有启示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分析和述评了国内外作物杂种优势分子预测的遗传距离法、杂种优势类群法、QTL法认为基于QTL的杂种优势类群和遗传距离相结合的方法将是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并最有可能在育种实践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引物在15份优异资源中得到1050个RAPD位点,平均52.5个位点/引物,70个位点/资源。在所获得的137条可重现谱带中,8条是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引物的多态性相对频度为0.24~0.83,总平均为0.47;遗传距离在0.16~0.62之间,平均为0.37,这可能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有密切关系。RAPD数据的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15份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从相似性系数讨论了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应用12个引物产生的2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1个特异的缺失,可以鉴别所有15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RAPD可以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系统演化和分子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稻与美国稻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88对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SSR引物中筛选出24对用于33份美国稻和13份中国稻的多态性分析,24对引物在4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8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7条,多态率高达93.65%。UPGMA聚类分析把46份材料分为两大类,28份美国稻组成Ⅰ类,另5份美国稻与13份中国稻组成Ⅱ类;在Ⅱ类中,美国稻与中国稻分别聚为Ⅱ-Ⅰ和Ⅱ一22个亚类。结果表明:美国稻与中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于美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于中国稻之间的遗传差异。美国稻与中国稻之间、部分美国稻之间遗传背景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7.
园林植物高新技术育种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的持续升温,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在传统育种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育种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株型和花型、花色和香味、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育种和离子注入育种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基础,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一些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对园林植物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珍汕97和SLG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和177个微卫星标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共得到38个QTLs。单个QTL解释这些性状6.6%~32.9%的性状变异,各性状QTL的累积表型贡献率达21.3%~79.5%。大多数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性,相关性较高的性状之间常具有较多共同或紧密连锁的QTL。  相似文献   
109.
鼢鼠破坏对天祝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天祝高寒草地在鼢鼠破坏条件下土壤氮、磷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鼢鼠破坏后的土壤全氮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速效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新鼠丘和旧鼠丘的土壤全氮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而旧鼠丘的土壤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新鼠丘(P〈0.01);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变化为:对照〈新鼠丘〈旧鼠丘,对照和新鼠丘的速效氮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旧鼠丘的含量(P〈0.01),而对照和新鼠丘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鼢鼠破坏后土壤的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均为:对照极显著高于新鼠丘和旧鼠丘(P〈0.01),新鼠丘显著高于旧鼠丘(P〈0.05)。  相似文献   
110.
30个中国甘薯主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中国30个甘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甘薯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102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6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25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9.8条。其中S32和S39多态性最高,仅用其中1个引物即能将这30个甘薯品种完全区分开,且由此构建的指纹图谱出现的概率很小,分别为4.77×10^-7(1/221)和1.91×10^-6(1/219)。结果进一步表明,这30个甘薯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幅度较大,为0.0390~0.4306,平均遗传距离为0.3086。RAPD聚类分析表明,地域分布相近的甘薯品种和具有同一亲本的甘薯品种聚在一起,与这些甘薯品种的系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